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中国挖掘“瓦氏夫人历史第一人”——记壮族史坛泰斗黄现璠

2025-08-07| 发布者: 长泰新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中国挖掘“瓦氏夫人历史第一人”——记壮族史坛泰斗黄现璠》作者:钱宗范甘文杰唐淳聪瓦氏夫人抗倭与黄现璠家族渊源明代“嘉靖倭难”时期,倭寇在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明朝廷派兵征讨屡屡失败,遂委派兵部尚书张经总理东南讨倭事宜。张经征调广西壮族“俍兵”抗倭,当时56岁的田州主政者瓦氏夫人不顾年高,毅然请命,率领俍兵奔赴前线。瓦氏夫人身先士卒,与倭寇力战,屡战屡捷。.........

《中国挖掘“瓦氏夫人历史第一人”——记壮族史坛泰斗黄现璠》

作者:钱宗范 甘文杰 唐淳聪

瓦氏夫人抗倭与黄现璠家族渊源

明代“嘉靖倭难”时期,倭寇在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明朝廷派兵征讨屡屡失败,遂委派兵部尚书张经总理东南讨倭事宜。张经征调广西壮族“俍兵”抗倭,当时56岁的田州主政者瓦氏夫人不顾年高,毅然请命,率领俍兵奔赴前线。

瓦氏夫人身先士卒,与倭寇力战,屡战屡捷。史籍记载其“以妇人将兵,颇有纪律,秋毫无犯”,俍兵“素勇,为贼所惮”,沿海住民传颂“花瓦家,能杀倭”,称她为“石柱女将军”。瓦氏夫人因此成为中华民族史上第一位抗击倭寇的巾帼英雄。

在瓦氏夫人的抗倭俍兵中,有一位甘姓“俍头”,立功后官升为“俍将”。明代末期,其子孙甘武胜因参加反抗土官起义失败,逃难至新宁州(今扶绥县),他便是黄现璠的云曾祖父。清代道光末年,黄现璠的祖父甘怀忠和大伯甘新勇参加了新宁州壮族人吴凌云领导的天地会起义。虽起义失败后相关事迹被官府掩盖,但家族的壮士血统和天性,为孕育“一代壮士——黄现璠”奠定了基础。

黄现璠的生平与学术成就

黄现璠(1899 - 1982)是广西扶绥县壮族人。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在学九年,后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留学。归国后,历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等校史学教授,是壮族第一位大学教授。他还兼任过广西大学训导长等职,晚年发起创办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任副会长,创办漓江业余大学,任校长。生前曾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黄现璠在大学从事史学教学和学术研究五十余年,在史学、民族学等方面造诣深厚,著述丰硕。他被学术界尊奉为中国民族学奠基人、壮学宗师、八桂学派和无奴学派创始人等。

壮族的爱国忧患意识传统

壮族世居环境恶劣,长期遭受压迫,忧患意识浓厚。自秦辟岭南后,与中原文化接触,忧患意识逐渐演进为忧国忧民的爱国忧患意识。这种意识体现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壮人习惯以实际行动保家卫国。

瓦氏夫人率俍兵抗倭是壮人爱国忧患意识的典型体现。近代壮人陆荣廷反抗法国殖民者,成为抗法英雄,其“只知有国”的思想成就了护国护法英雄美誉。黄现璠所著《韦拔群评传》中论述的韦拔群,积极投身讨袁护国革命战争,团结各族人民闹革命,也彰显了这种爱国忧患意识。

黄现璠的家国意识与爱国实践

黄现璠一生跨越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朝代,家国意识、历史意识、民族意识集于一身。

早在读书时期,他的家国意识就已充分表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于1932年在《进展月刊》发表《东北之历史考察》,从史料上揭露日本伪造满洲国史、强占中国领土的谬妄。1933年,在《师大月刊》发表《最近三十年中等学校中国历史教科书之调查及批评》,强调历史作家应激发民众救国救民的愿望。1934年,其日文译著《元代农民之生活》出版,他在译者序中呼吁同胞共挽危亡。

1935年,针对北平大学生对国事的无动于衷,黄现璠撰写《宋代太学生之政治运动》,并于次年出版《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书中引古喻今,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该书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中国学运史研究的第一部史学专著,体现了其“致用新史学”的爱国主义价值。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正在日本留学的黄现璠拒绝日本方面的挽留,毅然回国。他以身作则,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回国后,他进入广西大学任教,兼任《国防周报》编撰委员,发表《明代剿倭之广西女将》一文。

此文基于“台儿庄大捷”和“徐州会战失利”的背景而作,开篇褒奖李宗仁,指出明代剿倭广西军赴难早、立功多,重点论述了瓦氏夫人抗倭事迹及岑氏兵法。结尾针对国内畏战情绪,强调日寇虽凶残,但最终必被打败。文章体现了黄现璠“致用新史学”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当时一些错误史学观点泾渭分明,旨在证明“亡国论”的谬妄,消解“畏敌论”,鼓舞抗战士气。

该文发表后产生了积极影响,广西省主席黄旭初两次找黄现璠谈话,决定将文章编入抗战手册,并鼓励他多写抗日文章。此后,黄现璠在《国防周报》开辟“汉族对外抗战史”专栏,撰写了一系列抗战文章,以史为鉴,鼓舞士气。

抗战期间,黄现璠不仅以笔为枪,还在战时教育中宣传抗战。他向学生讲解岳飞的《满江红》等,培养学生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许多学生受其影响投笔从戎。1944年,日寇南侵,黄现璠避难于贵州榕江,途中吟诗控诉日寇暴行,在榕江任教时仍不忘以教育救国。

黄现璠对瓦氏夫人的深入研究

1963年,针对史学、民族学界出现的否定瓦氏夫人抗倭功绩的错误声音,黄现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学会成立大会”集刊中发表长篇论文《壮族女将瓦氏领兵抗倭》。

这是史学、民族学界第一篇全面深入研究瓦氏夫人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全面论证了瓦氏夫人抗倭的历史背景、成因、过程等,意在弘扬其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消除大民族主义危害。黄现璠将论文油印分送郭沫若等人,郭沫若称赞其开拓性学术价值极高。

今天,当我们即将迎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时,仍不要忘记广西这位壮族教授——正是黄现璠,在民族生死关头的1942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以笔代戎,鼓励国民抗日求存;又用一生的著述与行动,把瓦氏夫人“巾帼赴国难”的精神镌刻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里,让后人懂得:壮乡不仅有抗倭的俍兵,更有以史报国的学者。

黄现璠晚年的爱国情怀与学术贡献

1976年,中苏边境争端频发,年近八十的黄现璠爱国主义情热未减。他与邓瑞合作完成《汉族的形成》书稿,运用大量史料论证了黑龙江以北地区、新疆等地自古为中国领土,指明中苏领土争端是苏方无理取闹。

黄现璠的治学历程与壮族历史研究

黄现璠早年着重研究汉族历史,成果丰硕。他的《中国通史纲要》是二十世纪第一部冠名中国通史的鸿篇巨制,《唐代社会概略》是第一部关于唐代社会史研究专著,《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是第一部研究学运史的专著,他还被称为中国社会生活史研究先驱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黄现璠治学重心转向壮族历史及其人物。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他积极参加广西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田野调查,对侬智高、黄鼎凤、陆荣廷、韦拔群等壮族历史人物进行研究,尤其对瓦氏夫人展开全面深入研究,取得了众多开拓性学术成果。

他发表《太平天国革命中的僮族子弟》,论证了萧朝贵等的壮族民族成份。1957年撰著的《广西僮族简史》,是中华民族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壮族历史的著作。此后,《壮族女将瓦氏领兵抗倭》《侬智高》《壮族通史》《韦拔群评传》等著作相继问世,他还出版了《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黄现璠自述》等,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黄现璠史学”“黄现璠民族学”等,被公认为壮史之父等诸多称号,实至名归。

壮族历史上的“兵”与黄现璠的相关研究

从黄现璠的著述中可知,壮族历史上狼兵、山地兵、草鞋兵驰名中外。他在《明代剿倭之广西女将》《壮族女将瓦氏领兵抗倭》中论证了狼兵的强悍。在遗稿《陆荣廷新评传》中,详细考证了陆荣廷领导的壮族山地兵。

陆荣廷领导的天地会义勇义军让法国殖民者领教了山地兵的厉害,法国三军总参谋长霞飞元帅称赞陆荣廷是“亚洲最好的山地战专家”。陆荣廷治军严明,其战术和治军理念与瓦氏夫人有相似之处,传承了《岑家兵法》的精髓。黄现璠在遗稿中对陆荣廷的抗法事迹、守卫边疆功绩、护国护法行动等进行了详细论述,肯定其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正气。

在《韦拔群评传》中,黄现璠除详述韦拔群革命经历外,还专列章节论述其团结瑶胞的民族思想,展现了壮族草鞋兵的英勇无畏和民族团结精神。

黄现璠的民族主义思想与世界视野

黄现璠的民族意识与实证主义史学相关,升华为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主义意识。他的研究不局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还涉及国外民族。

1932年,他发表《帝国主义铁缔下的非洲黑人》,全面论述非洲黑人受压迫状况,批驳错误人种观,呼吁黑人反抗,同时也有呼吁中华民族抗日之意。同年,还发表《美国帝国主义面面观》,揭露美帝国主义的恶行。

其遗稿《民族调查与研究40年的回顾与思考》《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批判了狭隘大民族主义史观和西方民族学中的“白人人种主义”,提出“民族语义学”新概念,强调构建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性。

综上,黄现璠实证史学、批判史学和教育生涯中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民族学研究体现的民族主义博爱思想,构成了其学术中核。他和他笔下的壮族英雄人物,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对中华民族共同国家的认同,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值得千古传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长泰新闻网 X3.2  © 2015-2020 长泰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