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留痕推广平台 中国在这几十年以来,不断向太空进行航天任务,嫦娥、天宫、天河、祝融、神舟、北斗等一个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任务都圆满完成。 而在将来,我国自主建设的空间站将成为唯一在轨的空间站,美国等西方国家建设的国际空间站将在2030年退役。到时候没有国际空间站的支持,美国等诸多国家将失去入驻太空,进行太空试验等作业的条件。 眼看中国航天成绩斐然,美航局长开始抱怨中国连数据都不给,不主动寻求合作。美航局长这番话说明了什么?没有合作是谁的问题? 中国航天成绩斐然,美开始抱怨了 航天是科技领域探索的重要一部分,而探索太空也成为了人类科技进步的主要方式。在太空中发射卫星可以用于定位,导航和监测等作业。建设空间站可以在太空中进行陆地上不能完成的实验。 而最具科普意义的还包括太空教学,正如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对学生们展示零重力下的物理规则变化。而这些只是中国探索太空,发展航天事业的冰山一角。 更多的航天任务都可以用成绩斐然来形容,每一步走的不仅踏实,而且稳重。用稳中求胜的方式,在过去几十年来完成一个又一个世界瞩目的航天任务。 在取得这些成绩之后,美航天局有些沉不住气了。比如嫦娥五号采回月壤时,美国就提出了共享的要求,还拿曾经的赠送中国1克月壤举例,希望中国能礼尚往来。 但对方并没有得偿所愿,这和礼尚往来没有关系,而是对方有禁止合作的规则在前。但美航天局对中国航天的斐然成绩不可能就此忽视,未来国际空间站退役,美国能否继续进驻太空将成为一大问题。 最关键的是,在中国空间站取得重大建设进展之际,还签约了17国进行合作,包括与俄罗斯强强联手,往后这些签约国家,其宇航员都有可能登陆中国空间站。 但美国却什么也做不了,于是美航天局局长比尔·纳尔逊开始抱怨了,对方表示中国不主动寻求合作,缺乏透明度,连数据都不给。 这已经不是对方第一次发出类似的抱怨了,每当中国在航天事业取得某些重大成绩突破时,对方发来祝贺的同时,也是附加数据,劳动成果共享或者是希望合作的要求。乍一看如此亲和的态度让人以为真的是为了共建共享,在合作的状态下实现双赢。 可仔细回顾中美航天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美国取得的航天成绩又有多少是对中国共享的,又是谁主张将中国排除在中国空间站。 另外中国起初参与过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希望的时候,又是谁在背后耍小动作,最后中国决定自研北斗。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国航天终于站起来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中国空间站完成天宫,天河等关键建设,还有嫦娥探月,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哪一个不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换来的成果。 可是美航天局却想如此轻易就获得数据成果,这时候来寻求合作,真的是为了合作吗?怕不是想不劳而获,用一时的态度友善换来一劳永逸。 谁知道等将来真的步入合作这一步,对方会不会只想着收获,而不想付出。所以美航天局长的这番话说明了是想不用付出就能得到回报。 合作受限,是谁的问题? 实际上让中美航天合作存在受限,问题并不是出自中国,而是美国自己。在美航天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实现各种重大航天任务的顶峰时期,美为了避免被人迎头赶上,于是制定了“沃尔夫条款”,条款的主要内容就是限制中美航天领域的合作。 正是这个条款的存在,让中国航天一直坚持自主研发路线,不依赖他人,竖立目标向前走。所以合作受限是谁的问题,答案已经很明确了。 是美国自己将合作的大门给关上了,现在的情况就是中国航天成功崛起,对方隔着门缝呼喊合作,打着共享数据成果,不劳而获的心思,小声嘀咕中国不主动求合作。 可是不管对方怎样抱怨,竖立在他们面前的合作大门始终保持关闭状态。打开大门的钥匙就在他们手中,可是这把钥匙一直藏着掖着,要么是不愿开启,要么是想通过仅有的一丝门缝,获得想要的东西。 就这种合作大门紧闭的情况,还能有什么指望。既然能靠自己,又为何要靠他人。 总结 中国空间站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合作意愿,其中也包括美国。但情况如大家所见,一开始不愿合作,紧闭合作大门的是他们。 现在中国航天有了良好的成绩,就想着当作什么事没有发生,连句正式承认错误的道歉都没有,美航天局长与其怀揣着别样的心思,倒不如做些有实际意义的事。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