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来 https://myyk.fh21.com.cn/hexpert_5790/167380.html 故事发生在宋朝开禧年间,黎阳县有一个名叫高元武的秀才。开禧二年腊月二十六这天,是高元武成亲的日子,不少亲朋都齐聚高家庆贺。高元武的妻子名叫潘玲梅,是黎阳县大财主潘富贵的女儿。按理来说潘家有钱有势,潘玲梅完全可以嫁给土豪富绅,但是为何却选择高元武这样的一个穷秀才呢? 这潘玲梅虽说生在一个经商之家,但是自幼特别喜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十分了得,潘玲梅一心想着嫁给一个博学才子,方觉人生无憾。高元武虽然家里是穷了些,但是他在才学上面的造诣却非同一般。每逢高元武有新作面世,常常引得文人歌姬争相传颂,潘玲梅虽然身在闺中,但是却能经常看到高元武的诗作,一时间心生爱慕,便让父亲前去提亲。 潘富贵疼爱女儿,便满口答应下来。等潘富贵见到高元武之后,发现他果然是满腹经纶,于是心生喜爱,当即将这门婚事定了下来。他见高元武家太过寒酸,索性送了一套院子给女儿当陪嫁,里面的家具一应俱全,只等挑良辰选吉日为两人完婚。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六这天正日子,高元武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一顶八抬大轿,将潘玲梅迎娶到家中。当时高家院中围满了道喜的亲朋,其中还有不少是高元武的同窗。潘玲梅身材高挑、凹凸有致,当她从人群旁边经过的时候,身上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当时有红盖头盖着,虽然看不清面貌如何,但是想必应该不俗。 拜过天地之后,潘玲梅被送入洞房,高元武则在外面招呼客人。有同窗戏谑道:“高兄艳福不浅啊,今天晚上弟兄们几个闹洞房,帮你压大床如何?”高元武笑着作揖说道:“各位仁兄贤弟莫要拿我取笑了,拙妻素爱文雅,恐怕经不起闹腾,我好不容易才娶回来这样一个媳妇,倘若再被你们给吓跑了,到时我可要打光棍了。” 旁边的同窗高声说道:“既然高兄如此护妻,想让我们放过你也容易,与我们每个人各饮一杯酒,晚上就不闹腾你了。”高元武无可奈何,只好与众人各饮一杯,高元武本来酒量就有限,十几杯下肚的时候,已经感觉自己有些头重脚轻。这时又有人起哄说道:“大家都说‘好事成双’,喝一杯怎么能行?”高元武推脱不掉,只好又陪着众人各喝一杯。 等喝完之后,高元武感觉自己胃里一阵翻江倒海,急忙跑到茅房吐了一番,才稍稍好受一些。高元武感觉有些口渴,准备到厨房舀碗水喝,结果酒精上头栽倒在柴草堆里面睡着了。等高元武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掌灯时分,来道喜的亲朋早已各自散去。当高元武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高母责备道:“这一下午你去哪了,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结果亲朋们走的时候你也不出来送送。” 高元武挠挠头说道:“孩儿...中午吃酒醉了...在厨房柴草堆里...睡了一下午...”。高母叹了一口气说道:“算了算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你那新娘子还在洞房里等着呢,赶快进去吧,洞房一夜值千金,再迟些就错过了吉时了。”高元武点了点头,然后掸了掸身上的干草,来到洞房门前。 高元武轻轻推了推门,发现门竟然被从里面反锁,高元武轻声呼唤道:“娘子,我是夫君元武,还请娘子给开开门。”只听见里面潘玲梅说道:“久闻夫君博学,今日欲考一下夫君,倘若夫君能够答得上来,今夜小女子便是你的,倘若夫君答不上来,今夜夫君便与日月共枕。”高元武心里盘算着,谅她一个小女子,能读过几本书,于是便说道:“娘子请出题。” 潘玲梅朗声说道:“我有一副上联,‘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还请相公对出下联。”高元武一下子懵了,这上联看似普通的一句话,但是想要对得工整,却是极其难。高元武在门口挠头许久,支支吾吾想了许久,也没想出满意的下联。 潘玲梅在屋中长叹一声说道:“既然相公对不出来,那我再出一个简单的吧,上联是‘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请相公对出下联。”此时虽然是十冬腊月,但是高元武却急得满头大汗,因为他实在对不上来。最后高元武羞愧难当,自己到偏房去睡了。 到了次日天明,高元武与妻子向父母敬茶,妻子见到高元武之后,有些嗔怪说道:“相公,我昨夜用对联试你,既然你已经对上来对子了,为何那般粗鲁对我?”高元武大吃一惊说道:“那两副对联我一直没有对上,我在偏房睡了一宿,你如何说我对上对子,还粗鲁对你?” 潘玲梅瞪大双眼说道:“昨日三更时分,有男子在门口答道‘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下联是,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下联是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我见对得极其工整,便将他放进来了。他进来之后躺在床上背对着我,一句话也不说,一直酣睡到天亮,夜间打呼噜磨牙放屁说梦话,我好似与猪共枕,那人难道不是你?” 高元武苦笑一声说道:“苦也,定是我哪个同窗夜里偷听墙根,然后冒充我钻了空子。你可曾记得那人长相吗?”潘玲梅仔细回忆一番,然后说道:“当时我以为你生气了,也没敢上前搭话,只记得那人身材好似比你胖些,还有一些驼背,哦对了,我记得他后脖颈处有一个黑痣,有黄豆般大小。” 高元武拍手叫道:“原来是他!今天我可得好好找他算账去。”高元武有个发小名叫范进,此人平日最为诙谐,而且才学也十分相当。高元武找到范进,范进当时正在看书,当他看见高元武之后哈哈大笑说道:“高兄一定是来谢我的,昨夜你将新娘子独自扔到洞房不管,我特意过去陪了她一宿,免得尊嫂害怕,咱们都是自家兄弟,就不用客气了啊。” 两人是从小一起长到大的,彼此的脾气秉性都熟悉,高元武知道范进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卖弄一下自己的才学,好戏耍一下自己。高元武被范进说得没脾气,两人喝了一场酒后,高元武便回到自己家中。当夜,高元武才和妻子正式圆房,当夜潘玲梅落红一片,高元武心中感慨范进真是正人君子。但是经历这件事之后,高元武明白自己才学尚浅,还需苦心攻读。此后两年,高元武谢门闭客,在家刻苦读书,终于在第三年的时候考中举人,又过两年考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陈州知府。 有一年的冬天,高元武在去知府衙门的路上,一个行人不小心冲撞了他的轿子,轿夫准备教训那人一顿,高元武下轿一看,那人并非旁人,正是自己的发小范进。只见范进衣衫褴褛,与乞丐一般无二。高元武走下轿子,动容地说道:“范兄,是你么?你如何落得这般地步?” 那人确实是范进,他见冲撞了大官,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等他定睛一看,原来大官是自己的昔日发小高元武,不禁悲喜交加,忍不住哭了起来。高元武搀扶范进上轿,然后说道:“街上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换个地方再叙。”两人谈了一路,最后高元武将范进先安顿在自己府里。 高元武这才得知,两人分别这几年里,范进也已娶妻生子,范进的老丈人是个姓胡的屠夫,他见范进一直屡试不第,便想着让他出来做生意,范进读书写字还行,但是不会经商的尔虞我诈,结果出门之后被人骗得精光,不得已才沦落街头,不承想正好被高元武撞见。 高元武忍不住感慨,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看来,五年河东五年河西,也不足为奇。高元武感慨道:“倘若不是当年老兄在洞房夜羞辱我,激起我的斗志,恐怕也不会有我的今日,算起来,范兄是我的恩人。”高元武将范进在家中留了十多日,派人送他回去,临走的时候还送给他百十两银子作为盘缠。 等范进来到自己家门口的时候,只见自家门前挽联高挂,范进心中疑惑,自家只有自己和妻子两人,难不成妻子已经亡故?范进信步走进院中,他妻子胡翠花正在棺材前哭灵,当胡翠花看到范进进来,吓得失声尖叫:“有鬼啊!”范进连忙说道:“我衣服有缝,日下有影,分明就是一个大活人,你怎么说我是鬼呢?” 胡翠花壮着胆子上前摸了范进一下,发现丈夫身上热乎乎的,就知道他果然还活着。范进指着院中的棺材说道:“这是怎么回事?”那胡翠花说道:“几日之前,陈州知府高元武托人送来噩耗,说你在陈州染病去世,他连夜派人将装殓你尸首的棺木送了过来。我伤心欲绝请人搭灵棚,挖坟穴,本来就准备今天将你下葬的,结果你今天回来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范进来到棺材前面,只见棺材上面钉着几根大铁钉,对旁边人说道:“把棺材打开,看看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名堂。”众人打开棺材一看,只见那棺材中放着两箱金银,还有两箱珍贵典籍。在那显眼的位置还放着一张纸片,上面写道:“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仁兄勤勉多努力,他日携手登庙堂。” 范进看罢之后嘿嘿笑道:“这是高元武报当年洞房之仇。”不过话说回来,高元武能够不忘贫贱之交,还是让范进着实感动,而且这么多金银,足够支撑他好长时间的开销。有了钱财之后,范进能够得以安心读书,无奈范进时运太差,连考了五次都没有考中。在每次他想放弃的时候,高元武便鼓励他:“有的人是大器晚成,姜子牙七十岁下山,最后辅佐文王平定天下,所以范兄应当以此自勉,不要气馁。” 在范进四十岁那年,他终于如愿考中举人,后来又中了进士,被朝廷选入翰林院,实现了与高元武同殿称臣的愿望,自此之后,范家和高家永为世交。 【郑重声明】 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纯属文学创作,故事情节人物均为虚构,旨在丰富读者业余生活,请勿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