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俄媒:泽连斯基签署法律承认“南千岛群岛属于日本”

2022-10-09| 发布者: 长泰新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参考消息网10月8日报道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7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签署法令,承认“南千岛群岛......
3014影院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3056.xyz

参考消息网10月8日报道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7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签署法令,承认“南千岛群岛为日本领土”。就在这一象征性宣布的前几天,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律,接受四个此前属于乌克兰的地区加入俄罗斯联邦。

报道称,泽连斯基宣称,“有必要从俄罗斯手中将其试图保有的所有占领领土解放出来”。

资料图

日本谴责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并对莫斯科实施了经济制裁。今年3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南千岛群岛为“固有领土”,之后俄罗斯终止了一项允许日本公民在没有签证的情况下访问整个群岛的协议,停止了与东京在这些岛屿上的联合经济活动,并中断了旨在正式结束争端的谈判。

报道称,二战后,由于南千岛群岛四座岛屿的争议,两国从未正式缔结和平条约。(编译/王笛青)

延伸阅读:

美国再次毁约?拒绝普京后,泽连斯基又签法令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全票通过乌克兰四个地区的“入俄公投”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式宣布“不可能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谈判”,并签署了相关法令。当地时间7日,泽连斯基又签署了一项法令,承认俄日争议领土“南千岛群岛”属日本领土。

“通过这场反乌克兰、反国际法律秩序、反乌克兰人民的战争,俄罗斯将自己逼入了这样的一个处境—所有曾被克里姆林宫侵占,且至今仍被置于控制之下的事物,将迎来真正的解放,目前仅存的问题只在于时间”,泽连斯基说。

资料图

泽连斯基此举一出,美方的态度已显而易见,因为南千岛群岛的领土权是二战末期时,美英对苏联的承诺,苏联解体后,该地区由俄罗斯继承。历史考据为1945年的《雅尔塔协定》,由美英苏三国时任首脑签署。

“雅尔塔会议”被认为对战后国际秩序有着深远影响,但同时我们应该记得,《雅尔塔协定》强行将中国国土分割开来,要求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主权和利益,不仅是大国主义、强权政治的体现,还是美国对我国实施绥靖政策的体现。

既如此,跟乌克兰又有什么关系呢?近年来,日本对南千岛群岛的主权要求愈发强烈,日本称其为“北方四岛”,而美国对日本的要求也有单方面的承认,表面上来看,乌方的想法只是单纯的“你让我‘自损’八百,那我就要伤你一千”,绝不让俄罗斯好受。实际上,却促成了更多的“理由”让本不相干的国家参与冲突,让冲突外溢至整个国际社会。

资料图

即便天下再乱,也乱不到美国头上,但却能实实在在的干扰到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削弱小国生存空间的同时,还能提升自己的话语权,借泽连斯基之手,美方毁约之势愈发明显,毕竟美国有着多次单方面毁约的“履历”,多一次也就不算什么了。美方所谓“无意扩大俄乌战争局势”的说法,早已站不住脚。

在赫尔松地区,乌军又一次突破俄军阵线,大涨士气的不仅仅是乌方,更是美西方一众“好战者”。递刀子的是美西方,献出宝贵生命的是俄乌的士兵,步入灾难的却是整个世界。

资料图

每战胜一次,泽连斯基的“要价”又可以高一分,也意味着这场无休止的战争更难以画上句号。在“核威慑”之下,俄罗斯不可能败,乌克兰也不可能胜,唯有及时止战、和平谈判才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案,大家都心知肚明,而泽连斯基却将这条路也给切断了。

若“战争中没有赢家”这句话有例外,那只能是美国,能让美国坚守自己“道义”的,只有利益,不断地对乌军援说明了一切。尽管俄美都承诺绝不打响核战争,近日局势还紧张到重启“红色电话”,以规避核战的可能性,但常规战争又何尝不是一种慢性毒物?“施毒者”隔岸观火,为所欲为,“中毒者”却陷入两败俱伤的境遇之中。

泽连斯基呼吁西方对俄"核打击"当天拜登谈到"核末日"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隋鑫柳玉鹏任重】乌克兰局势进入新一轮的紧张和扑朔迷离:在基辅不断发出“收复失地”捷报的同时,克里姆林宫继续签署“接管领土”声明。而无论是10月4日美国国务院宣布的包括4套“海马斯”系统在内价值6.25亿美元的对乌一揽子新军援,还是欧盟在10月6日咬牙批准的对俄第八轮制裁,都不像希望局势朝缓和方向发展。乌东地区的亲俄领导人称,“现在我们不仅与乌军战斗,北约的存在也更为明显,不只是武器弹药,过去他们是教官,现在他们正在成为部队的指挥官”。美国总统拜登6日警告,发生“核末日”的风险处于“自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同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呼吁北约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而不是“等待俄罗斯的核打击”。而德国前总理默克尔6日在出席活动时罕见地公开提醒:只有在俄罗斯参与下,欧洲才能获得持久和平,如果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冷战不会真正结束”。

拜登资料图

“重大、迅速的进展”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7日称,乌克兰高级军官赫罗莫夫6日表示,过去两周,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和赫尔松地区推进的过程中,重新夺回了约120个定居点。其中,“自9月21日以来,乌军在东北部成功推进55公里,控制了93个定居点、2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赫尔松方向,自10月1日以来,已有29个定居点处于我们的控制之下”。6日,乌军还宣布重新进入卢甘斯克地区。

泽连斯基6日称,乌军过去一周在对俄军的反击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迅速的进展”,夺回南部和东部地区的数十个城镇,“仅在赫尔松地区,就有超过500平方公里的领土和数十个定居点从俄罗斯的伪公投中获得解放”。

不过,英国《经济学人》6日一篇文章认为,乌克兰当前惊人的“解放”浪潮可能已达到顶峰。在东部,俄军正在向卢甘斯克北部的克列明纳和斯瓦托夫逼近。在南部,他们将设法夺回赫尔松市。“机会之窗可能被证明是短暂的”,俄军将很快得到最新调集的数千名士兵的增援,“几周后冬季条件的出现也可能减缓乌军前进的速度”。美国雅虎新闻网6日称,乌军的攻势尚未威胁到俄军的主要防御阵地。英国情报部门还注意到,俄罗斯已经派出其空降部队的大部分来保卫赫尔松。

俄塔社7日称,新动员的俄军部队已抵达卢甘斯克地区开始训练,这是俄罗斯最早完成动员的部队之一。另据俄《消息报》7日报道,目前俄军动员的部分人员已经开始部署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和扎波罗热地区。他们属于“第二梯队”。其他动员的大部分预备役人员仍在俄境内训练,很可能组建新的部队,两个月后开始投入战斗。

资料图

“不同寻常的批评”

据俄塔社7日报道,顿涅茨克地区亲俄领导人普希林称,红利曼方向的局势目前依然艰难,乌军不断与俄军在克雷门纳亚地区设置的防线发生接触,但目前局势正趋于稳定,俄援军部队正在陆续抵达。普希林还称,前线有许多来自波兰和英国的雇佣兵,北约国家军事人员已经不再“害羞”,越来越“坦率地”展示自己的存在。

对于近期俄特别军事行动中出现的不利情况,俄国内也出现了批评和反思的声音。近日,在俄著名主持人索洛维约夫的直播访谈节目中,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上将表示,俄罗斯遭受军事挫折不仅因为缺乏人员,情报上也有很多问题。他说,当前俄军的侦察情报组织十分薄弱,常常在不知道敌方部署和人数的情况下盲目行动。俄联邦对外情报局退役中将列舍特尼科夫在节目中表示,俄军的失误在于6月份没有乘胜追击,反而突然转为“静默防御”,这让乌军有机会“研究”前线并实施反攻。

索洛维约夫的直播节目设在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旗下的一个网站上,而他本人亦被称为“俄官方喉舌”,并遭到西方制裁。因此这一节目的播出引发了特别关注。“一些俄官方媒体最近对俄军在乌克兰遭受的军事挫折发出了不同寻常的批评”,美国《商业内幕》网站6日称。

资料图

“拜登再次歪曲了我们总统的话”

泽连斯基6日在向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发表视频讲话时,呼吁北约发动“预防性打击”:“预防性打击,可以让他们(俄罗斯)知道如果他们使用(核武器)将会发生什么。”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此表示:“泽连斯基的声明是在呼吁发动一场世界大战,其后果将不可预测。”俄外长拉夫罗夫7日称,泽连斯基正在呼吁“他的西方主人”对俄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拉夫罗夫警告美国“不要盲目支持基辅”。

拜登6日在一次筹款活动上谈到乌克兰危机时称,“自肯尼迪时代和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我们还没有面临过‘核末日’的前景。普京在谈论可能使用战术核武器时不是在开玩笑,因为他的军队表现不佳。”拜登还称,使用战术核武器会很快导致局势失控,令世界陷入毁灭。

“拜登再次歪曲了我们总统的话”,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克里莫夫7日表示:“我们所有的行动和建议都建立在防止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上。”他提醒说,美国是世界上唯一在战争中使用过核弹的国家,而北约在对贝尔格莱德等城市的轰炸中也使用了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弹药。

西方舆论仍在极力渲染俄罗斯的“核威胁”。法国《新观察家》6日甚至列出了“普京诉诸核武器可能的四种场景”。近日,俄罗斯出动核潜艇“别尔哥罗德”号前往喀拉海测试有“末日核武器”之称的“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消息,更是令北约坐立不安。

不过,乌克兰《基辅邮报》7日称,“核末日”警报“暂时解除”——几天前,西方媒体报道称,一列俄罗斯火车似乎是载着核武器驶往乌克兰,但实际上这是俄国防部第12总局的一个移动基地,该总局负责管理和运输核武器。一名前北约高官表示,这些火车运输的军事装备可能正在前往参加通常在10月中旬举行的核力量训练演习的途中。

“绝非无辜的旁观者”

普京7日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就乌克兰局势进行了电话交谈,埃尔多安办公室称,土耳其总统“重申愿为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尽自己的力量”。

当地时间6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通话。双方分析了乌克兰武装部队的进攻和防御行动以及进一步向乌武装部队提供武器援助的问题。美国国务院网站4日发布公告,再向乌克兰提供6.25亿美元军事援助,这使拜登政府上任以来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总额超过175亿美元。美国《防务新闻》称,这批武器里包括更多的“神剑”制导炮弹和“海马斯”火炮系统。美国议员罗森代尔称,援助乌克兰正成为美国纳税人无法承受的负担,美国日益卷入俄乌冲突“危及我们的国家安全”。

据欧洲议会网站6日报道,欧洲议会当天通过决议,敦促欧盟成员国大幅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法国总统马克龙6日在布拉格表示,法国打算向乌克兰提供新的“凯撒”自行榴弹炮。法新社称,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法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18门“凯撒”自行榴弹炮,现在打算再提供6到12门。

莫斯科国立大学专家沙波瓦洛夫5日对俄媒称,10月12日在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将举行新一轮援助乌克兰会议。这是一条升级紧张局势之路,无助于解决目前的战事,只会加剧冲突。

“美国绝非无辜的旁观者,乌克兰战争也让我们看到美国与西方的虚伪”,卡塔尔半岛电视台7日这样评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长泰新闻网 X3.2  © 2015-2020 长泰新闻网版权所有